当前位置:民大函授站 > 学校动态 >

学校动态

【70周年校庆·校友风采】中小学艺术教育探索者——访2004级校友温智淞

时间:网站: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站

温智淞,青年歌手、编导,广西中小学艺术教育名师,广西民间艺术家协会会员,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表演项目基地负责人,南宁市“温智淞艺术教育”工作室主持人,南宁市音乐模块、教学舞蹈模块特聘专家,他是广西民族大学函授2004级艺术学院音乐表演专业校友。

相思湖畔,敏于求学,一专多能的“台柱子”

2004年秋天,温智淞从家乡来到了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求学,开启了民族艺术学习之旅。在老师的培养下,他逐渐展露出艺术天赋和综合素养。时任广西民族大学函授艺术学院党委书记的刘桂蓉教授提起温智淞时,脸上流露出了自豪的神情:“温智淞这孩子成绩特别好,也很热心,我们学院有任何活动,只要布置任务给他,无论策划排练、写稿串词,还是找服装、准备道具、帮同学们化妆,他都能很出色地完成。”

2005年由唐力教授作曲、温智淞参与创作、首演的情景歌舞《瓦西里的故事》登上了中央电视台的舞台,荣获了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纪检监察委员会首届反腐倡廉演唱会金奖、广西壮族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广西铜鼓奖,这一次难得的经历让温智淞更加努力学习。在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就读的四年间,温智淞参加了上百场演出活动,包括出国访问演出、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更名晚会、“三下乡”慰问演出、各类学术展演活动等等。提起这些经历时,温智淞心怀感恩:“在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就读的四年是我人生最宝贵的财富,在课堂里我学到了各民族的歌舞,在采风中学会了如何传承民族文化精神,在实践中学会如何创作好一个作品,更学会了民族团结教育的重要性。”

潜心专研,学以致用,将广西民间歌舞带到基础教育课堂

2008年,温智淞成为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的一名教师。课堂上他不断尝试着把自己所学的民族歌舞融入到自己的教学中;课后他在南宁市沛鸿民族中学成立了学生民族歌舞艺术团——鸿舞团,夺得喜人的成绩。2020年,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温智淞协助南宁市民族宗教委员会进行广西中小学“空中课堂”的节目录制,《山歌之子——范西姆》《走进金滩——京族舞蹈》课程备受学生和各界好评。他说:“我的心愿就是让更多人了解广西民族传统,学习广西民族艺术,热爱广西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的虔诚寻路人,艺术创作的执着追梦者

作为一个民族声乐的学生,在毕业后成为广西乃至全国中小学艺术作品创作的编导,温智淞道:“感谢母校对我的培养,虽然我是声乐专业的学生,但是在校期间,我有很多机会经常去旁听其他专业的课,孙进老师的独弦琴课、吴宁华老师的民族音乐赏析、苏燕玲老师的少数民族民歌演唱……在母校学习的四年,‘厚德博学、和而不同’的校训一直影响着我,直到今天这八个字都是我的座右铭。”

正是有这样的毅力,温智淞在专业领域收获了累累硕果:他荣获全国校园艺术展演暨第九届校园春节晚会金奖;个人获“优秀导演”称号、第九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表演项目铜奖。从2009年到2022年十三年间年编导节目《成人礼·蓄发盘山》《天琴神韵》《南珠·丝路》等节目荣获教育部全国中小学生艺术展演全国一等奖五次;舞蹈《瞧,那狮舞少年》荣获全区农民汇演一等奖,并于2022年登上了中央电视台元宵联欢晚会。

提到这些傲人的成绩,温智淞谦虚地说:“今天我获得的成就中都有母校对我的支持和鼓励。直至今天母校的老师们还在教导我、教给我知识,让我不断进步和成长。正如我们校歌所唱的‘漫漫人生路,相聚相思湖,师恩如海,胜似父母’,我永远是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的孩子。”(编辑:陈欢 校对:杜海洋)

在线客服
QQ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在线咨询
邹老师 邹老师
电话咨询
185778993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