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名咨询电话
- 18577899395
- 在线QQ咨询
2770662137
- 微信咨询:
18577899395
马克思主义学院因地制宜融入校内文化资源开展实践教学活动
4月25日至29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利用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丰富的文化资源,因地制宜开展思想政治理论课研习周实践教学活动。副校长简金宝在教务处处长王新哲、学院院长李玉雄的陪同下进行现场观摩和指导。
4月26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的梁罡和黄晓通两位老师带领同学们走进“百年奋进路·党史学习教育长廊”,开展现场教学活动。梁罡以“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为题,为同学们讲述党百年奋斗征程的起点,引领同学们学习并感悟伟大建党精神。黄晓通以“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遵义会议”为题,与同学们一起探究学习,分享学习心得。通过老师们的讲解,结合党史学习教育长廊上的文字、图片、雕塑和场景,让同学们有现场体验感,增强同学们对“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深刻理解,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
4月27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李秋丽和尚艳华两位老师立足教材,结合校园文化景观,充实思政课教学内容。李秋丽与同学们走入和园,在象征着民族团结的大榕树下进行小组讨论和分享,畅谈中华民族一家亲的美丽图景,并在刻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纪念石旁引导同学们牢固树立正确的祖国观、民族观、文化观和历史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尚艳华与同学们的足迹遍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石刻、法律文化广场、图书馆孔子雕像和国际教育综合大楼同声传译教室,立足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深同学们对全人类共同价值的理解和认识。
研习周期间,简金宝指出,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大胆创新,敢于突破,取得了可喜成果。同时,他强调要不断做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品牌,加强宣传工作,实现思政课程与其他课程同向同行,共同提升实效性。
近两年来,马克思主义学院积极进行思政课教学改革探索,坚持思政课的本质是讲道理,守正创新,注重方式方法;因地制宜利用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丰富的文化资源,探索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模式改革;率先进行无纸化期末考试。四门主干思政课全部入选校级到国家级一流课程体系,涌现出一批思政课教学能手,打造了一系列同学们爱听、乐听的思政“金课”。从学生、督导及同行评价和反馈的数据显示,思政课满意率和受欢迎率显著提升。
2021年由李玉雄教授领衔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读·悟·讲·演” 实践教学创新团队获得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相思湖本科教育教学创新团队”A类重点建设,团队将围绕以读懂弄通“三个为什么”为价值取向和目标要求,积极推进本科生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打造。基于“一带(园林带)一路(党史学习教育路)一馆(研习馆)”校内资源开展实践教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教研室开展“问道马克思”为主题系列读书分享会,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教研室开展“话说社会主义”为主题系列征文比赛,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教研室开展“永远跟党走”为主题的大学生讲思政课竞赛,思想道德与法治课教研室开展“复兴中华”为主题的大学生舞台剧展演等。这一系列的常态化教学实践活动有助于丰富和充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内容,拓展思政课的实践场域,破解思政课实践教学流于形式和难操作的共性难题,让大学生在鲜活的体验中感受思想政治理论课的魅力,提升同学们的爱校报国情怀,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增强思政课的针对性、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