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报名咨询电话
- 18577899395
- 在线QQ咨询
2770662137
- 微信咨询:
18577899395
【70周年校庆】“汉教之花”香飘域外——广西民族大学汉语国际教育发展剪影
经过70年的办学,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形成了三大鲜明特色:地方性、民族性、国际性。在国际性办学特色中,汉语国际教育尤似一抹鲜艳的杏花,不仅给民大增添了无尽的春色,而且香飘域外。
作为文学院曾经的负责人,如今已是75岁的黄秉生教授不仅见证了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汉语国际教育的发展历程,而且在一定程度上参与了它的建设过程。
从零散的“对外汉语教学”到学科专业的“汉语国际教育”
“教授,您是如何看待我们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历程的?”当记者一发问,黄秉生稍加思索便开始回答,“首先是起步早。”
学科发展起步早。1986年,一位想学汉语的日本留学生手冢惠子“叩”开了广西民族学院(今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文学院对外教学的“大门”。相较于重视新闻写作的广西大学文学院,偏向汉语知识和文化教学的广西民族学院文学院成为那位日本留学生学习汉语的第一选择。“文学院成为了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第一个招收留学生的学院。由此为开端,我们陆续招收留学生,开始了对外汉语教学。”黄秉生回忆道。
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在原有的古代汉语、现代汉语和中国文化等中文教学基础上对留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前来学习汉语的留学生数量逐渐增多,这证明了学院对外教学的质量。但是当时的对外汉语教学比较零散,没有统一的教材和教学计划,只根据学生的需要开放课程。随着留学生增多,老师们开始思考:要不要专门创办一个专业,培养专门的师资队伍,让对外汉语教学步入正轨。
1999年,在积累了13年对外汉语教学经验后,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向教育部申请创办对外汉语专业(2012年更名为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因为之前的对外汉语教学成果显著,审批很快通过,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也成为了第一所开设对外汉语专业的地方性民族院校。
“其次是教学队伍实力强。”黄秉生道出了专业发展的第二点优势。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之前的对外汉语教学以培养留学生汉语能力为主,而现在专业的主要目标转向培养对外汉语教学师资。当专业创办的审批通知下发后,学院从汉语言文学专业中挑选出第一批对外汉语专业学生。“虽然是新开专业,就业前景还难以预测。当听说有机会到国外学习和就业,这一批从民族地区出来的学生还是踊跃报名。当时进到这个专业的学生都相当优秀,为我们对外汉语专业的教学奠定了良好基础。”黄秉生感慨道。后来留校任教的李宗宏、浦春春老师就在其中。
2001年,因为专业教学力量强,中国国家汉语国际推广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国家汉办)将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批准为《支持周边国家对外汉语重点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当时全国仅批准有10所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国家汉办在首次设立《海外汉语教师来华培训资助项目》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时,广西民族大学函授被纳入其中,当年全国仅有福建师范大学、云南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和广西民族学院获得。
“办学层次多,覆盖面广。”这是黄秉生教授总结的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对外汉语教学的第三个特点,“我们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的对外汉语专业教学包括社会性汉语培训、学历性汉语教学,教学层次从幼儿园到研究生。”这一特点体现在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建设泰国玛哈沙拉坎孔子学院上。
创办孔子学院,开辟汉语推广新天地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世界上掀起了“汉语热潮”,东南亚国家对学习汉语的需求日益增长。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及时“捕捉”到了这一机遇,坚持“积极招进来”和“主动走出去”相结合的原则,决定建立孔子学院。
孔子学院建在哪个国家呢?由于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与泰国玛哈沙拉坎大学有着长期稳定的交流与合作,多年来两校通过互派教师和留学生、学术交流等形式开展了卓有成效的交流与合作。2006年初,他们便积极开始筹备共建孔子学院。2006年12月25日,孔子学院挂牌成立。当时中国在海外建有78所孔子学院,大多是国内著名大学创办,而能够到海外创办孔子学院的民族高校,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是第一个。
位于泰国东北部的玛哈沙拉坎府,当时除了玛哈沙拉坎大学开设一个汉语专业本科小班之外,其他广西民族大学函授都没有汉语课程,在这里推广汉语是一项开拓性的事业。既是机遇也是挑战,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泰国东北部对汉语知之甚少,招生也因此成为了最大难题。
作为首任院长的黄秉生带领教师们制作宣传牌、派发宣传单、到电台做“轻松学汉语”讲座……他们走街串巷,然而收效甚微。宣传了3个月,没有一个人报名,这让黄秉生陷入了焦灼。
“还是要学会借力。”黄秉生决定走访当地的华人华侨,寻求帮助。70多岁的张增强老先生对祖国有着深深的眷恋之情,一直以来有着建办汉语广西民族大学函授的愿望,但苦于无法通过审批、无师资。当黄秉生找到张先生时,两人相见恨晚。张老先生帮忙联系教育部门和当地中小学,黄秉生领着老师一家一家地去拜访,终于,一所中学同意试教汉语一个学期。就这样,孔子学院转换思路,通过办汉语兴趣班来推广汉语。
“泰国学生很喜欢我们的‘找朋友’游戏,把汉语拼音的声母和韵母分开写在纸卡上,让学生拿去‘找朋友’,拼成一个汉字的读音,能玩又能学。”黄秉生笑着回忆。兴趣班教授的汉语拼音、汉语词汇、中国歌舞等中国文化受到泰国学生欢迎,汉语也随着兴趣班的开设而在玛哈沙拉坎逐渐为大众知晓。
2007年,孔子学院先后派出老师到三所中小学免费试教汉语一个学期。与此同时,孔子学院开办了汉语培训班,收效不俗。经过多方努力,孔子学院在2007年度开办基础汉语培训10个班次,培训中小学生和社会人员400多人次。开展高级汉语人才培训13班次,对大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和培训400多人次。至此孔子学院的运营进入正常化。
但是黄秉生并不满足于此,“我们的推广面要广,层次也要多起来。在中学要努力增加学习汉语的学生人数,在大学要培养高级汉语人才。”他带领学院老师在中小学开设汉语兴趣班,在大学开设汉语选修课,并提出了合作培养中泰语言文化专业硕士研究生的计划,由广西民族大学函授与玛哈沙拉坎大学联合培养。
目前,学院拥有各类教师和志愿者近50人,分布在泰东北地区的7个府的5所大学及近40所中小学工作。教学层次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从中学到大学,从学历教育到非学历教育,从基础汉语到商务汉语、旅游汉语等系列汉语教学全面覆盖。
泰国教育部基础教育委员会吴泰湾老师多次对孔子学院的工作表示赞扬:“泰国东北部开设汉语课程的广西民族大学函授越来越多,汉语教学发展的前景越来越深入,玛哈沙拉坎大学孔子学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
孔子学院的教学让泰国人民感受到了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让他们看到了一个经济繁荣科技发达的现代化中国,同时也促进了汉语教学。曾经招不到生源的孔子学院现在俨然成为了泰国东北地区汉语国际教育以及中国中华文化传播的一颗璀璨明珠。
在泰国孔子学院建设成功的基础上,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再接再厉,先后在老挝、印尼建立孔子学院,使汉语国际教育之花在东南亚艳丽开放。
36年来,广西民族大学函授在对外教学上对内培养汉语教学人才,对外推广汉语教育、传播中国文化,坚持“招进来”和“走出去”双翼并举。广西民族大学函授校训“厚德博学,和而不同”,是要追求学科间、文化系统间、国家间的和而不同,在面向东南亚的汉语国际教育和汉语国际推广工作贡献出属于自己的一份力量。(实习编辑:刘玉华 校对:李海莹)